改进方案五篇(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进方案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改进方案五篇(完整文档)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5篇《改进方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改进工作方案 篇一

一、商品陈列的主要因素

(一)明亮度:

店内的基本照明须保持一定的明亮度,使顾客在选购参观时能看清楚,而商品本身也可借此突显其独特之处。

(二)陈列高度:

商品陈列架的高度一般以90至180厘米最为普遍,而顾客胸部至眼睛的高度是最佳陈列处,有人称此为“黄金空间”。

(三)商品种类的概念:

按照商品本身的形状、色彩及价格等的不同,适合消费者选购参观的陈列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可分为:

1、体积小者在前,体积大者在后。

2、价格便宜者在前,价格昂贵者在后。

3、色彩较暗者在前,色彩明亮者在后。

4、季节商品、流行品在前,一般商品在后。

二、商品陈列要领

(一)有效运用隔物板,用以固定商品的位置,防止出现商品缺货而不察,维持货架的整齐度。

(二)面朝外的立体陈列,可使顾客容易看到商品。

(三)标价牌的张贴位置应该一致,并且要防止其脱落。若有特价活动,应以POP或特殊标价牌标示。

(四)商品陈列:由小到大,由左到右,由浅而深,由上而下。

(五)货架的分段:可分为上层、黄金层、中层和下层4个层面(确保陈列在黄金层的商品是高利润高回转的)。

另外,利用照明、色彩和装饰来制造气氛,将顾客的视线集中到焦点商品上;季节性商品可放在货架黄金层上,也可单独陈列。

三、商品陈列的规格化

(一)商品标签向正面,可使顾客一目了然,方便拿取,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陈列方式。

(二)安全及安定性的陈列,可使开架式的卖场无商品自动崩落的危险,尤其是最上层商品。

(三)最上层的陈列高度必须统一。

(四)商品的纵向陈列:也就是所谓的垂直陈列,眼睛上下移动比左右移动更加自在及方便,也可避免顾客漏看陈列的商品。

(五)隔板的利用,可使商品容易整理,且便于顾客选购。尤其是小东西,更应用隔板来陈列。

(六)根据商品的高度,灵活地调整货架,可使陈列更富变化,并有平衡感。

(七)保持卖场清洁,并注意卫生,尤其是食品,更要注意这一点。

(八)割箱陈列的要点:切勿有切口不平齐的情形,否则会给人不佳的印象。

四、为使陈列有变化的特别陈列

(一)利用壁面。

(二)利用柱子。

(三)利用柜台。

(四)大量陈列。

(五)悬挂式陈列。

(六)美化及布置性陈列。

(七)POP展示。

五、直式陈列

各式商品以垂直方式排列,顾客只要站定一点便可由上往下看,对商品的比较和选择也容易些。但要注意的是,若幅度太狭窄,容易产生眼花缭乱的情形,这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所以直式陈列的最小范围至少应有90厘米,才能发挥效果。

六、商品展示的方法及重点

(一)陈列展示的基本方法

1、放置性陈列

并排:陈列架、展示桌

堆积:销售台、陈列台

投掷:花车、手推车

2、粘贴式陈列

张贴:墙壁、画框、网子等

捆绑:细绳、棍子

3、悬挂式陈列(主要用于纺织、服装类商品或一些小商品及扁平形、细长形等没有立体感的商品。)

(二)陈列展示的注意事项

1、在门市的"入口处,应稍加标示(如制作简易的平面图),以使顾客对店内商品配置略有概念。

2、在最靠近入口处所配置陈列的,必须是周转率极高的商品,对自助消费者而言,能尽快开始购买商品是很重要的。

3、在距离入口处次远的地方所配置陈列的,应该是能够吸引顾客视线,而且单位数量不是很大的商品。

4、日常性消费品必须陈列在邻近的区域。

5、相关的商品必须配置陈列在邻近的区域。

6、畅销的产品必须平均配置在所有的通道上。

7、设计行走线路时必须使每一个通道都能有一些吸引顾客的商品。

8、必须使顾客能够轻易辨别方向。

9、属冲动性购买的商品,必须配置在主要通道上,或是靠近主要通道的地方。

10、对男性而言,最适当的高度为85至135厘米,女性为75至125厘米;一般的高度则男性是70至145厘米,女性是60至135厘米;比较方便的高度男性为60至180厘米,女性是50至165厘米,而60或50厘米以下为仓库。(POP,英文PointOfPur-chase的缩写,意为“卖点广告”,其主要商业用途是刺激引导消费和活跃卖场气氛。它的形式有户外招牌、展板、橱窗海报、店内台牌、价目表、吊旗,甚至是立体卡通模型等等。常用的POP为短期的促销使用,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能有效地吸引顾客的视点唤起购买欲,是一种低价高效的广告方式。)

改进方案 篇二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服务中国制造20xx、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机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形式。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和帮助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建立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具体任务是:

(一)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围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诊改、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主管(办)部门协同改进的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

(二)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学校、地(市)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四级架构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简称数据系统),为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为利益相关方参与诊改提供数据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

(三)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坚守底线。本方案依据20xx年以来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当前实际制定,是最低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结合区域特点,以不低于本方案要求为原则制定本省诊改工作执行方案和实施规划。

(二)学校自主。中等职业学校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须按照要求对本校教学工作进行常态化周期性的自主诊断和改进;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接受抽样复核。学校也可主动申请复核。

(三)协同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协调学校的办学者、管理者、用人单位和独立第三方专家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的教学诊断工作;视需要协调办学者和管理者帮助学校落实改进方案。教育部组建全国诊改专委会指导各地诊改工作。

四、职责与条件

(一)中等职业学校均应以本省诊改工作执行方案为基础建立本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将自我诊改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明确学校诊改工作的最低周期要求;负责组织对教育部门主管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诊改工作(或委托组织)抽样复核(复核工作应安排在学校自主改进措施已经实施之后进行)。原则上,一个工作周期内累计抽样比例不少于开展诊改工作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且覆盖所有地(市)。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的学校,须在事故处理后的两年内至少完成一次诊改并接受复核。已被列入未来3至5年内“关、停、并、转”的学校,不列入抽样范围。

(三)抽样复核的学校,须已经建立并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价值”等5项指标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的要求。

(四)属于开展诊改工作范围,但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学校,须自省级诊改执行方案发布之日起3年内达标。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上述条件做出调整,并在省级诊改工作方案中说明。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五、诊断项目

本方案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见附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坚守底线”原则,结合实际调整和注解“诊断点提示”内容、增加诊断点,并在省级诊改工作方案中予以说明。

六、复核结论

复核结论依据学校自主诊改结果与复核结果的吻合程度,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种。

有效——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2个;改进措施针对性强,改进工作切实有效。

异常——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0个;改进措施针对性不强,改进成效不明显。

待改进——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

复核结论及未达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名单,按照省级诊改工作方案规定的程序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对于复核结论为“异常”的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设定期限,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其改进。

属于诊改实施范围,但3年内仍达不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应停止其招生资格。

七、组织实施

(一)组织分工

1、 教育部组建全国诊改专委会,负责诊改工作指导方案的研制与修订、政策咨询、专家培训和业务指导。设立工作网页,集中发布诊改工作相关政策和工作进展。

2、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省(区、市)诊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执行方案和实施规划(建议抽样复核每5年一个周期、学校自主诊改周期不超过3年),报教育部备案后执行。

3、 诊改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实施,也可在统一的省级执行方案基础上委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遴选熟悉中等职业教育、具有管理经验、具有公信力的中高职教育专家、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负责本省诊改工作的方案研制与修订、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

4、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发挥本省诊改专家委员会作用,开展省内诊断专家培训、建立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专家库。参加复核工作的专家原则上须接受过相关诊改工作培训。

5、 全国诊改专委会指导省级诊改专委会工作。

(二)基本程序

1、 自主诊改

学校根据省级执行方案,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定期进行自我诊改。

2、 抽样复核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诊改工作执行方案、实施规划和实际需要,抽样确定复核学校。被确定的学校在自我诊改基础上提交自我诊改报告、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可选)等材料。自我诊改报告可以表格形式(见附2),对照诊断要素逐项写实性表述自我诊断的主要形式和依据,目标达成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成因分析、改进对策与实施等基本内容,无需等级性结论。自我诊改报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重在改进提高。

(2)现场复核。现场复核专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有关组织)确定。现场复核包括:专家组通过状态数据独立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状态,对照学校自我诊改报告等材料确定现场复核重点;专家团队现场复核;撰写现场复核报告。专家组现场复核结束后,专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意见(不含结论建议)可口头反馈学校。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审议专家组复核报告和结论,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3)落实改进。学校根据认定的复核报告深化改进工作,并在完成改进工作后进行总结。

(三)纪律与监督

各地要加强诊改工作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建立诊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诊改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方案、标准、程序以及结论等均应在适当范围公开,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监督。

1、 有序推进。各地要按照报备的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实施过程中如有调整,需及时说明。

2、 规范工作。现场复核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得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六项禁令”。

3、 信息公开。各地须指定网站,及时公布教学工作诊改相关政策文件、复核专家组成员名单、学校自我诊改报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以及复核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被复核的学校也应在学校网站公布相关信息。

4、 加强监管。专家组成员一经明确,不得接受邀请参加有关学校的辅导、讲座等活动。对于违反工作纪律或社会反响差的专家,应及时调整直至从专家库中除名,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说明】

省级教育部门可按照“坚守底线”原则,根据下列文件、结合实际调整和解释“诊断点提示”的内容,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4、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5、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

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的通知(教职成20106号)

7、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

8、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

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

1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1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48号)

1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312号)

1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

14、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师201214号)

1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xx年修订)

16、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

17、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20xx)

18、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

19、教育部 中宣部 中央文明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

附:1.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参考格式)

改进方案 篇三

一、精简和规范会议

1、加强会议审批。切实减少各类会议,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召开,能套开的`尽量套开,能采用现场协调等方式部署工作的坚决不开会。加强会议审批管理,确需召开的会议应当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2、简化会议形式。精简会议议程,一般性部署工作的会议,不安排讨论、典型发言。同一项工作部署只安排一名领导讲话。

3、严格经费管理。举办会议活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会议活动现场布置简朴,除重要商务活动外,会议现场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5、严肃会议纪律。严格控制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到会,无故不得早退,严禁缺席、替会。严格遵守会场秩序,参会人员应按规定就座。会议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处理与会议无关事宜。

二、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

1、精简文件数量。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复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不向乡镇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

2、控制文件规格。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文件的内容、格式和报送程序进行规范,注重综合协调和审核把关,提高文件质量。

3、精简简报资料。为确保下情上达需要,只保留一种简报,并努力提高文稿质量。不将简报办成内部刊物。

4、提高文件质量。严格公文处理工作规范,认真把好公文处理各个环节和各道关口,起草文件一把手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公文质量。

5、提高办文效率。全面推进本级电子政务内网公文系统运用,不涉密文件全部通过公文系统运行,实现文件的网络传输、网上办理和查看管理,有效提高办文效率。规范公文拟制、会签、审核、签发和印制等各个环节,加快文件会签审核,局内文件会签原则上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公文办理不过夜。

改进方案 篇四

一、策划书名称

写清策划书名称,简单明了,如“××活动策划书”,“××”为活动内容或活动主题,不需要冠以支部名称。如果需要冠名支部,则可考虑以正、副标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使用诸如“组织部活动策划书”等模糊标题。

二、活动背景

活动背景要求紧扣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与教育背景,鲜明体现在活动主题上;

三、目的与意义

活动目的与活动意义要与活动背景贯穿一致,突出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活动目的即活动举办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标,陈述活动目的要简洁明了,要具体化;活动意义其中包括文化意义、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及预期在活动中产生怎样的效果或影响等,书写应明确、具体、到位。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该项必须详细写出,教室申请则另行安排。活动时间与地点要考虑周密,充分顾到各种客观情况,比如教室申请、场地因素、天气状况等等。

五、宣传方式

六、活动流程

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2、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

3、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展开情况总结等);

七、预期效果

改进方案 篇五

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等课程都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从一定方面说,软件工程讨论的是在实际开发当中综合运用这些课程中讲过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放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这个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及预算条件下,开发出高质量的令用户满意的软件。

软件是信息化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软件,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都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具体实践中,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1 《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

软件工程涉及到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市场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由于涉及内容太多、太宽,使学生感到这门课中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而且其本身还处于不断发展中,这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软件工程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要重视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

2 学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遍教学条件和设备资源比较短缺,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以及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方面都表现出一些特性,具体到《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1学生基础较差,文化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还有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前修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等学习的不够扎实,许多知识体系不能连贯起来,给《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

2。2教师教学水平问题教师大多数是近几年新招聘的其他高校毕业生,他们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学校,缺乏实际软件工程项目的锻炼,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经验不足,不利于搞好《软件工程》课程教学o

2。3教学条件问题学校普遍存在办学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等方面不一定能全部满足需要,如有的学校多媒体教室、电脑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学校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投资就更少;还有的学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也没有到位,这些都给提高《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困难。

2。4社会环境问题不容质疑,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学校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学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等方面,学校要求得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抓好新技术、新知识教学,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的“产品”。

3 《软件工程》教学改进的内容和方法

3。1教学过程引入实际案例软件工程课程涉及面很广,如果不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很难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实例进行诠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授课时教师可结合1个“学校教材购销系统”实例,给学生介绍具体的开发过程和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软件工程案例教学通过以企事业单位中的实际项目或从中抽取的模拟项目为研讨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环境,从而学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要搞好案例教学,必须从教学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总结与讨论几个环节抓起。

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选择与设计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针对性、复杂性,最好是授课教师与具有丰富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共同编写,可以从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个软件工程项目的全部过程,也可以将一个大型项目的某一个阶段作为教学案例。第二,案例涉及多门计算机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最好由多位相应课程老师共同组织教学。第三,教师布置案例后,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项目的主体,教师起到组织、指导、咨询的作用。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参加讨论。

“软件过程及管理”是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软件过程及其管理是长期开发实践中提炼的内容,如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时间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等。该内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身体会到其正确性和必要性。因而这部分的教学宜采用“实践型”教学方式,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协商完成任务。

3。2组织课堂讨论,形成教学互动我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利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和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了提高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采取开办讲座的形式,针对一些专题,如UML知识、软件测试技术与岗位需求、第四代技术等。聘请软件园区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到校内开展讲座,扩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学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软件工程相关教师共同建立软件工程站,将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研究案例、文档模板、工程规范和标准、作业、实践项目和要求等,以及大量的、有价值的参考书籍清单、电子文献等放在网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和答疑,扩大教学时间和空间。

如上所述,软件工程教学内容宽泛,涉及面广,教学中有许多图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在同样的一节课内教授更多的内容,形象化地展示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还可以动态演示软件项目结构和设计细节,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3加强实践环节从本质上看,软件工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相关课程难以比拟的。因此,必须结合设计项目和实际应用加以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同时,必须及早安排好课程设计,让学生同步开展课程设计。这样,理论课讲完了,课程设计也基本结束,学生们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软件工程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进一步深刻理解软件过程和系统消化理论知识,训练项目设计的思路,锻炼实际开发能力,培养严格规范的项目开发方法和步骤,体验文档编写整理、阶段性评审总结以及软件测试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直接培养了学生从事实际开发的能力。

3。4派骨干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学校的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实际开发经验较少,要将《软件工程》课程教好、教活,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办学资金紧张,也不可能花钱送教师参加培训,可以利用暑期时间,派骨干教师参加软件企业具体项目的开发,既为专业培养了教师,也节约了成本,同时教师参与开发的具体项目也可以作为教学中的案例或项目驱动教学中的项目积累起来。

3。5引进培训机构,多方共同培养学生目前计算机软件类培训机构非常多,其中有一批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受软件企业委托开展定向培训,其培训内容与《软件工程》课程内容有许多是相同的。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已经建设了中关村软件园、大连软件园、成都软件园、西安软件园等国家级软件企业园区,同时也成立了大型的实训基地与培训中心,这些机构目前都开展软件工程项目培训。学校在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上述培训机构合作,采取派学生出去、将培训机构引进学校、课程输出和置换等各种方式,开展软件工程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软件工程》教学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开发实际软件项目的能力,强调对过程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以及对团队的重视: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仅从从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队伍培养,引进培训机构,改建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要想真正达到上述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杜晶,王凤芹,李祁。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特征与改革[J]福建电脑,20xx,(06)

[2]沈备军,顾春华。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xx。(01)

[3]潘娅歙件工程教学方法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xx,(02)

[4]林丕源,刘才兴,张明武,徐建民。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M]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12)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改进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改进 方案 改进方案五篇 改进工作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