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建设建议意见(调研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建设建议意见(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建设建议意见(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建设的建议意见(调研报告)

  2023年1月至6月,县委编办与县教育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各公立学校开展调研工作,从多角度、多渠道、多侧面深入了解各学校的职能运转、人员履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学校建设的建议意见。有关情况如下:

  一、全县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6月10日,全县共有中小学、职专及幼儿园等各类学校71所,在校生总数25213人(其中,城区学校学生16427名、农村学校学生8786名)。共核定教职工编制1585名,实有编内教师2086人(其中,城区学校教师1029名、农村教师1057名)。3年内全县达到退休年龄教师253人,5年内424人。

  城区学校班级规模较大,平均每个班学生约52人;
农村学校班级规模较小,中学平均每个班级约40人,小学平均每个班级约27名(不含教学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党组织书记选配问题。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强调,党组织设置为党委、党总支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般应当分设,党组织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校长是中共党员的应当同时担任党组织副书记;
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般由一人担任,同时应当设1名专职副书记;
学校行政班子副职中的党员一般应当进入党组织班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因校长调整等原因,西湖中学、望城小学等个别学校的党员校长未及时担任党支部书记。

  建议:县教育系统党委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及时落实文件有关规定,切实有效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

  2.城区学校布局问题。从县公安、妇幼部门提供的出生人口数据看,我县近10年出生人口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高峰已进入小学低年级,预测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达最高峰。结合当前在校生情况,预测未来三年初中生总量基本稳定,高中生有所增长。从出生人口增长趋势、县域社会发展等因素分析,未来几年,农村学校生源将进一步下降,城区学校生源压力持续增大。

  建议:科学谋划城区学校布局,将农村学校富余教师流动到城区学校,同时将城区学校无法容纳的高中生就近分流到西湖等乡镇中学就读,降低城区中学压力。

  3.城区小学整合问题。2012年,城区小学分片区管理后,实验小学、历城一小、友善小学、历城二小等四所学校仍为独立法人,各有一套领导班子,但实际上已整合为两所学校运行,存在领导班子成员数偏多、人力资源效益不高等问题。不同的学校在文明、综治平安等考评中有不同的等次,在三年过渡期结束后,将出现承担相同工作量的教师,因编制在不同学校,享受不同的文明、综治待遇。此外,因身份问题,部分教师难以全面融入实小和友善小学,给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困扰。

  建议:根据城区小学建设规划实施进程,适时对上述的城区四所小学进行撤并,重新核定领导班子职数和教师编制数,以便更好统筹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管理体系建设水平。

  4.农村学校撤并问题。当前,全县农村中小学班级数和学生数普遍较少,存在部分教师因无法满足课时量要求,而兼职行政(后勤)工作,造成学校行政后勤人员偏多等问题。比如,赤熙中学实有教师28人,其中24名教师兼职行政工作,占比85.7%。

  建议:在昌南学校取得较好办学经验基础上,在芳下开展试点,将芳下中心小学与初级中学合并成一贯制学校。今后逐步将学生数较少的农村学校全部转为一贯制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较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教室等资源。

  5.教师流动难问题。农村学校存在超编,但相当部分教师不愿意进城。按标准共核定农村学校编制591名,考虑教学实际,按刚需计算的合理编制数为889名,目前农村学校实有教师1057名,按刚需计算仍超编168名。农村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近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占22.4%,跨校流动意愿不强,同时,教师跨校流动后需降档聘职称,已聘教师不愿流动。

  建议:一是县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进一步改进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取消将职称的职数核定给各学校的做法,改为在全县范围内统一管理、使用职称职数,从根本上打破流动壁垒;
二是县教育部门出台、实施促进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教师跨校流动。

  6.教师专业结构问题。近几年,为尽可能招聘到教师,在招聘教师时适当放宽了条件,招聘了部分非师范类但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新教师。农村学校较普遍反映,非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磨合、学习,影响教学质量。

  建议:一是适当降低非师范类教师招聘比例,对招聘小学英语、心理、思政等紧缺学科教师提出相关专业要求。二是适当延长“老带新”跟岗时间,从目前2个月增加到1个学期或1个学年,组织跟岗效果评估,未达条件的再适当延长跟岗时间或安排到边远学校从事辅助教学等工作

推荐访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建设建议意见(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 调研报告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