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8篇)

篇一: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全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中央企业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

  中央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组织构架、制度体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中央企业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把党的思想和路线贯彻到公司的治理中。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做好,形成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的有效机制,把党的思想路线作为统一行动的指导,把党的领导与公司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党的建设和公司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加强公司治理。

  中央企业要严格党的纪律,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领导的规定,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

  中央企业要把党的精神作为管理的动力,把党的组织作为管理的支柱,把党的政治作为管理的根本,把党的思想作为管理的准则,把党的领导作为管理的指导,把党的文化作为管理的宗旨,把党的纪律作为管理的保证。

  完善公司治理,要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思想和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把党的纪律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根本准则,实现中央企业治理的完善。

篇二: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治企有道企界谈兵83把握好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三个关键点文/滕 亮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体现党的领导,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标志性制度成果,对于中央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意见》精神的理解以及从实践工作中的探究思考,笔者认为,以下三点需要再认识、再把握。推进科学决策。促落实,就是要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群众组织并发挥其作用,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形成凝心聚力促落实的工作局面。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三者之间内涵密切相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而保障党的领导作用的有位、有力、有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概念。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深改委第17次会议上修改为“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分析可知,“保落实”中的“保”即“确保”,指国有企业要确保中央精神、上级部署、中心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促落实”的“促”指“促进”,即在确保中央精神、上级部署、中心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的过程中,企业党委(党组)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而且必须主动作为、务求实效。从之前的“保落实”到现在“促落实”,就是要求党委(党组)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进一步明晰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具体化方式。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面对“十四五”全面开局之际,党中央深化对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认识,要求中央企业党委(党组)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在企业贯彻落实,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EnterpriseCivilization准确把握“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本质要义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是党的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法定地位,在企业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把方向,就是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国有企业坚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管大局,就是要坚持在大局下行动,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加强集体领导、2021年第12期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84企界谈兵治企有道主义方向,确保企业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行决定或者把关定向职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要把关到位,判断标准是“四个是否”,即重点看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应注意到,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形成意见,不等于前置决定,不能代替其他主体决定。督全覆盖,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保驾护航。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在监督环节的责任担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重点突出对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为企业风险防范筑牢“防火墙”,有效堵塞腐败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充分发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加强政治监督,支持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的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强化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要强化对各级领导人员的党性、宗旨和警示教育,突出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强化对董事会、经理层用权履职的监督,对违规决策、违规经营以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和总经理办公会议,以及研究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其他会议。国有企业在建构“大监督”工作格局的同时,也应当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等容错原则、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容错机制、严格规范容错程序。党委(党组)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作者单位:中信集团党委组织部)(责任编辑:陈海峰)正确处理好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是建立起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关键所在建立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公司治理结构,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实现党委(党组)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四个协调”,即党委(党组)把关定向与董事会、经理层科学决策相协调,保证企业“做正确的事”;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人用人相协调,保证企业“选合适的人”;党的组织力与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相协调,保证企业“正确地做事”;党组织协调各方监督力量管控风险与监事会监督相协调,保证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党委会要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董事会要有效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经理层要切实发挥“谋经营、强管理、抓落实”作用。董事会、经理层要自觉维护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党委(党组)要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具体而言,党委(党组)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企业重要人事任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统战工作、群团工作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可以直接研究决定,需要董事会、经理层执行的,按照规定提请董事会、经理层履行程序。对于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事项,党组织要先行研究讨论,再由董事会按照职权和规定程序作出决定。其主要目的是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履EnterpriseCivilization切实强化党委在监督环节的责任担当,是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有力保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既要注重决策体系建设,解决好权责边界划分、决策流程规范等权力规范配置问题,又要加强监督体系的完善,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使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加强党内监督、解决党内问题的“金钥匙”、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加强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必须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相协调、与打造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相融合,与国企改革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瞄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与世界一流相适应的国有监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监2021年第12期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三: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治理全过程。

  二、强化党的组织,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架构,健全党的组织机构,把党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做到紧密结合、有机衔接。

  三、建立健全党的纪律,强化党的纪律,坚决防止和惩治腐败,坚决贯彻党的纪律和规矩,维护党的规矩和党的权威。

  四、建立健全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党的思想建设贯穿于公司治理全过程,落实党的政策,把党的精神融入公司治理中。

  五、深化改革,把党的领导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把改革的目标和党的领导目标统一起来,把改革的过程和党的领导过程统一起来。

  六、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在公司治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

篇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篇五: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houghts&Culture思想·文化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四个对接”□?李佳润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是关系国有企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政治命题和重大实践课题。答好这道题,对于国有企业擦亮政治底色、挺起精神脊梁、发挥独特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其本质要求是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在体制、机制、制度、工作上全方位对接,进而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经营管理各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业公司治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国有企业的体制就必须与中央大的体制合拍,如果照抄照搬西方公司治理制度,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就是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就是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最终都要归结到政治属性,就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具有显著优越性。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是涉及“根”和“魂”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强化和落实党组织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引领权、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干部选用的主导权、党员干部从业行为的监督权、员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权,确保企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体制对接关键在领导体制的对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两个基础”“六个力量”“做强做优做大”等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国有企业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等根本问题。国有企氛围。国有企业干事创业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让干部员工队伍目标一致、扬长避短、形成合力。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双岗双责”不是加负担,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闲下来的一声吆喝、忙起来就抛之脑后。有了“双岗双责”的使命赋能,才会有“建功立业”的鲜花和掌声,要让“双岗双责”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工作、解决问题的自觉和坚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关键在党的建设。在“一把手”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每一个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都应履行好“双岗双责”。?“‘一把手’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才能形成责任互联互通、压力传导通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国石化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2022/06中国石化75houghts&Culture思想·文化机制对接关键在决策机制的对接党组织决策和参与决策是党的领导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保证党组织有重大事项决策权和决策参与权,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不跑偏、落实不打折的重中之重。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必须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全过程、各方面。但决策机制对接并非党组织包打天下、包办一切,关键要构建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权责法定就是依照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该由谁行使的权力就由谁行使。权责透明就是建立权责清单,让各治理主体知道自己有哪些权、管哪些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协调运转就是完善运行机制和流程,做到科学规范、简便高效。有效制衡就是强化相关治理主体之间权力的制约和平衡,防止出现个人说了算等现象。这当中,各治理主体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各自为政;既不能借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也要避免党组织直接成为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指挥中心,确保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形成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实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法定地位的制度安排,也是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的重要举措。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和落实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实现途径和基本程序。同时,要把党建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把党组织运行机制融入生产经营相关制度规范,实现党建工作制度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要建立党建工作制度与生产经营制度同步规划、同步修订机制,当企业生产经营制度随战略任务调整修订时,党建工作制度也要及时修订,确保与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相协调。工作对接关键在融入中心起作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是有机统一的,国企党建只有融入中心、嵌入管理,才能为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构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的格局,就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真正使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形成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要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基础,树牢“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念,把各项工作放在推进党的事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做到两项工作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要以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设为关键,大力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进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融合落实机制建设,确保每名党员干部分工都有党建内容、肩上都有党建责任、考核都有党建指标,以有力的组织保障、工作执行和考核评价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位。要以服务企业价值创造为重点,紧贴中心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建融入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各环节各方面,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真正为企业生产经营赋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作者单位:集团公司综合管理部)制度对接关键在党建入章入制度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运作的基本文件,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各治理主体的利益意志趋向统一。与此同时,在企业各类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都要坚持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各类政策措施符合党中央大政方针、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党的领导入章进制是落762022/06中国石化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篇六: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上海国资State-OwnedAssetsOfShanghai总第278期混改企业深化公司治理的优化建议◎徐丽虽然目前混改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建立了“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结构,但各治理主体的监督制衡机制仍有待完善,导致混改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公司治理又称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核心组织架构,通过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制度安排,实现权利制衡,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然而,当前混改企业公司治理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能对现存的公司治理模式照搬照抄。国有股东注重监管和规范性,灵活性不够,非公股东以效益和效率为先,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两方冲突天然存在,较难融合,导致在混改过程中博弈加剧。虽然目前混改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建立了“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结构,但各治理主体的监督制衡机制仍有待完善,导致混改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复杂。混改企业不论国资方持股比例,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然而,目前涉及混改企业党建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撑相对缺乏,可供参考借鉴的基层成熟经验做法不多,党组织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如何落实党管干部与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问题都需要加快研究和实践创新。(二)多元股权优势有待激活现阶段,部分混改企业仍然存在国有股东“一股独大”、产权不明晰,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等问题,国有控股企业体现大股东意志,引入非公资本对企业的治理改善作用有限。一方面,国有股东对混改企业仍沿用传统国企的治理模式,这种不区分持股比例和行业特征,以类似行政指令方式进行的决策,容易引一、混改企业深化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仍不足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要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因此,发股东间的分歧和争议,严重影响决策效力和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单纯引入非公资本并不能解决公司治理难题,一些非公资本与混改企业的主业关联度不高,只是作为财务投资者,不派驻董监事等关键岗位人员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只关心企业短期业绩,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难以按市场化机7①契约合作形式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②混改企业深化公司治理的优化建议③国有存量资产盘活与经营效益提升实施路径浅析④国企外部董事履职时易遇到的困境和解决路径⑤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数字化转型初探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三)董事会职权未充分落实董事会的权力分配模式属于股东本位,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受到股东的干涉,不能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独立性。一方面,国有控股股东仍旧可以在管理中“专政”,当前混改企业选人用人、薪酬分配、重大决策等董事会关键职权仍由国有股东牢牢把控;另一方面,董事会自身也缺乏一套科学完备的决策机制,相应的职权划分、制度体系、履职要求没有进行明确,缺乏对董事会及董事个人行权履职能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决策人一般只基于股东意志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行考虑,无法对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做出优质高效的决策。(四)缺乏有效的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和代理人承担的风险不等,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人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常存在。为消除国有企业经营者由政府任命的“行政色彩”,大多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实施了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动作。职业经理人的选聘市场化,薪酬完全与业绩挂钩,会使行政约束降低,让经理人注重短期回报,较少在任期内执行无法实现业绩增长的项目,容易忽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功能;员工持股作为重要的激励模式,将人才和资本有机结合,能有效解决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因员工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无法接受企业的经营亏损,78并且受“员工总体持股上限30%、个人持股上限1%”的政策制约,导致在实践中员工持股对混改企业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有限。(五)监事会建设及监督作用有限当前,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核心、关键风险点的监控来实现及时止损。监事会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机构,混改企业监事会应设未设,未召开过会议或流于形式,内部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等现象普遍存在;混改企业监事多为股东方委派人员,一般是兼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不甚了解,未对董事会、经理层的履职情况、企业财务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有些监事缺乏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监督作用和能力发挥有限。以上现象共同导致混改企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监督作用有限,欠缺发现问题的能力,导致企业在风险信息的收集、识别和处置上容易出现较大的漏洞。二、混改企业深化公司治理的优化建议(一)加快党组织融合,强化领导核心依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具有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的党支部对企业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把关。据此,企业党组织可分为党委、决策型党支部和非决策型党支部三类,混改企业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嵌入”和“个人嵌入”两种模式融入公司治理结构。

  上海国资State-OwnedAssetsOfShanghai总第278期党委、决策型党支部两类党组织通过“组织嵌入”承担公司治理职权,参与企业“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非决策型党支部,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发挥作用,以“个人嵌入”方式参与决策和监督把关,如国有股东可安排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等进入公司治理结构,参与混改企业决策。在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方面,要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基于混改企业高管人员不是党员的现象普遍存在,可择优选拔高管人员成为党员,进入党组织班子,促进党组织与经营层相互融合,形成“四会一层”的新治理模式。(二)制定落实授放权清单,实现治理型管控为构建以股权融合为基础、充满活力的公司治理模式,必须从混改企业顶层设计入手,解决关键核心问题。一是要引入“积极股东”,解决国有股权“一家独大”问题。通过引入战略协同性强或优势资源互补性强的非公资本才能对提升公司绩效和改善公司治理起到正向效应,并且非公资本要在总股本中达到一定比例,才有动力和能力成为“积极股东”,激发其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梳理决策事项明确决策主体。股东方通过充分协商投资协议和治理机制,共同制定混改企业公司章程,保障股东方提名和委派董监事、高管人员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通过建立穿透管理事项清单确定需要事先征求股东意见的事项,通过建立非穿透管理事项清单确定股东委派董事可以直接进行表决的事项,从而界定国有股东的管理边界,助力从行政化管控向法人治理型管控转变。三是因企施策采取不同的治理管控模式。结合混改企业的行业特征及功能属性,如对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国有控股混改企业,可实施“法人治理+有限授权放权”管控模式;对充分竞争行业领域商业类国有相对控股、参股混改企业,可建立“法人治理+清单事项管理”管控模式。(三)加强董事会建设,做实董事会权责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决策机构的核心,股东(大)会首先要赋予董事会独立决策的权力。一是保障董事会独立性。如对于重大投资决策、经营层选聘、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职工工资分配管理、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董事会基本权利,国有股东不是直接穿透混改企业“面纱”行使权力,而是纳入非穿透管理事项清单,借助委派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发挥作用,还权于董事会,提高董事会决策效能。二是执行董事会履职考核机制。股东(大)会建立健全对董事会及董事个人的任期激励评价机制,及时调整履职不合格的董事,提升董事会履职能力。三是董事会依法依规决策重大事项。按照规定召开董事会,建立董事会决议落实及评估机制,确保决策有效落地;对董事会成员结构进行优化,建立外部(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独立)董事在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才能。(四)保障经理层行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经理层由董事会聘任,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授权履行职责,是公司的执行者和经营者。7①契约合作形式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②混改企业深化公司治理的优化建议③国有存量资产盘活与经营效益提升实施路径浅析④国企外部董事履职时易遇到的困境和解决路径⑤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数字化转型初探一是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范围。结合实际在二是搭建监事履职平台。制定并执行监事会议事规确保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完备的前提下加大授放权力度,则及经营风险报告机制,监事会通过获取财务报告、引导经理层主动承担更大责任,相应赋予经理层更充分的自主权,如酌情提高投融资、采购、资产处置等事项的授权限额。二是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所有经理层“面向市场、优胜劣汰”,通过任期制契约化的实施与考核兑现,反过来倒逼董事会放权授权,压实经理层的经营业绩,提高治理效率。三是深化员工持股激励机制。员工持股一般从管理人员开始,然后是关键岗位核心技术人员再到全员持股;在公司初创期和高速成长期员工持股能起到较强的激励效果,在公司成熟期实施高管持股或期权激励更为有效;因企施策,用产权关系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深度捆绑起来,促进持股后的“化学反应”,进一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五)提升履职能力,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要改变当前混改企业监事会的窘境,必须建立监督工作机构,明确监督程序。一是提高监事会履职能力。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各股东方通过委派监事对董事会、经理层的履职情况,企业财务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必须保证委派的监事人员具备任职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能够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做出独立、客观、准确的判断。80生产经营数据等常规性管理动作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通过定期召开监事会议、列席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形成监事会决议并发表独立意见。三是建立联合监管机制。监事会监督要融入大监督体系,对于重大事项的监督需要加强与纪检、审计、风控、法务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推进监事会监督和巡查监察、内外审计、党内监督等有效衔接,各类监督主体资源共享、各有侧重、协调运转,形成监督合力。三、结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表象上看是优化调节产权结构,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实质上是激发多元股权的治理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所谓“混在股权,改在治理”,当前,为调和混改企业股东间的利益冲突、理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控制关键业务节点避免风险,都要求深化混改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确保制度及体系的清晰及可操作性,保障各治理主体的履职能力。本文从混改企业公司治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并试图对症下药,提出深化公司治理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机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南通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篇七: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聚焦Focus在梳理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现状、问题挑战等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在新时代党的领导如何更好提升治理水平、如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优势、如何更好界定权责关系等关键问题,以促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融合。12现代国企研究MODERNSOERESEARCH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和思考文=周海晨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加强国企党建与现代企业治理有机融合,使国企党建能够为加强企业管理、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激发创新积极性、提高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郝鹏主任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时指出,国务院国资委下一步会继续在完善治理、健全体制上进一步发力攻坚。最近中央深改委通过了《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若干意见(试行)》,将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使党的领导更加融入公司治理,推动董事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使公司治理更加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一)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将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所有者不仅仅是出资人,而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April,2021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等,公司治理的目标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管理企业决策和行为给各个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影响。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把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看作是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取决于责权利对等基础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结构将企业控制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发挥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择。我国国有企业属于全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的性质。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的企业性质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而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党组织也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成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主体,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表达我们党的意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二)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政策法规要求《公司法》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具体法律支撑。《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一条款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更明确更具体的法律支撑,赋予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资格。《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行动方针。《中国共产党章程》虽然不是法律文件,但是因为《公司法》第十九条的指引,因而成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行动方针。根据《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党组织开展活动,依据的是党的章程,公司应该为党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其中,党的活动,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内容:“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公司章程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此处虽然没有对必要条件进行进一步界定,但是从党组织职能以及活动内容来看,这个必要条件就是要保障党组织职能以及活动内容的实现,应该包括公司制度方面的保证和有关设施的提供,其中,将党组织的地位和工作内容纳入公司章程就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和April,2021MODERNSOE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21聚焦Focus保障。因此,将党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既符合《公司法》第十九条关于必要条件的规定,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明确要求。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行政规范性文件都以较大篇章为党组织内置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例如《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要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凡符合条件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三)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问题与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及随之出台的一系列国有企业党建和改革的文件政策促使国有企业加强探索党组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党委(党组)书记任职董事长、总经理作为经营层的代表负责日常经营活动是党建工作参与公司治理的常见模式,但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治理主体权责不清导致党委会前置程序难以真正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体系中,明确党组(党委)在企业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有效方式。党组织内置必然会遇到各治理主体权责体系重构的问题,如果不对原治理体系中的权责进行重新分配、优化,则会遇到党委会前置程序前置泛化、党组织与公司董事会、总经理责任边界模糊,以及党组织权责不对等等一些列问题。比如,党建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导致国有企业党组织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紧随时代发展,部分国有企业对党建组织建设不够重视,不懂得如何把党组织作为企业的领导核心,当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制定符合新时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特色的党建制度,对党务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激励考核机制,对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在企业中就得不到体现。比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难以发挥。传统党建管理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队伍特性。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大范围流动,而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灵活化、员工流动常态化给传统党建管理制度和方式带来挑战。国有企业员工的政党认同弱化,党组织活动参与度和效果较差。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在梳理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现状、问题挑战等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在新时代党的领导如何更好提升治理水平、如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优势、如何更好界定权责关系等关键问题,以22现代国企研究MODERNSOERESEARCHApril,2021促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一)新时代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实现的方式探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使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从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但不同路径仍存在局限性和亟待改进之处,需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特征,深入探索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途径。路径一:党组织主要成员内置于公司治理体系之中,容易造成权责不明晰等问题。该路径下,在“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公司治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融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环节。该路径一般适用于混合经济程度较高的竞争性公司,包括国有控股公司(51%)、国有相对控股公司(34%)以及国有参股公司。该路径有利于部分解决党的领导的边缘化,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以及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弱化”的问题。但问题解决不够彻底,且容易产生公司治理“权责明晰”冲突等问题。路径二:党组织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内置于公司治理体系中,需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及其逻辑有机融合。该路径下,通过国有企业章程的修改,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定地位,与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共同构成新的公司治理体系,即形成党委领导核心、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独立监督、经理层全权经营的现代国有公司治理体系。该路径适用于国有独资(100%)和国有控股(76%)的公益性公司。该路径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为指引,以“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保障,以“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晰、监督严格”为实践步骤构筑而成。然后,对已将党组织的法人地位纳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的国有企业来说,需要把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及其逻辑有机结合起来,不应只是明确党委会自身的决策内容和议事规则,更重要的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责任,包括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原则与内容、平台、制度、程序、责任等各个方面。(二)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在国有企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地位和党建工作要求,明确党组织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实现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在党委(党组)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中,既要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也要妥善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形成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准确把握党组织在各治理主体中的核心地位。企业党委(党组)主要职责是行使“三项权利”,做好“四个协调”,有助于实现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三项权利:决定权。对涉及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企业重要人事任免的重大决策,有党委(党组)决定,董事会、经理层按程序办理。把关权。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针调整、项目投资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由党委(党组)研究讨论后,按照法定程序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April,2021MODERNSOE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23聚焦Focus监督权。在企业决策违反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侵犯公众和职工利益时,党委(党组)提出明确意见,予以纠正,得不到纠正的向上级报告。四个协调:党委(党组)把关定向与董事会、经理层科学决策相协调;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人用人相协调;党组织协调各方监督力量与监事会监督相协调;党的组织力与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相协调。党委(党组)把关定向与董事会、经理层科学决策相协调。党委(党组)既要支持董事会依法独立决策,确保董事会决策科学、程序合规,又要通过前置程序研究讨论重大问题,把党委(党组)的意见融入董事会战略决策体系。既要对经理层决策进行政治把关和监督制约,又要尊重经理层专业化决策。一是规范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在保证决策独立性的同时,要充分听取党委(党组)意见建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党委(党组)要在成熟的子公司董事会积极引入外部董事,配齐配强子公司外部董事队伍。二是建立权责清单。梳理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职责,明确各治理主体在每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限,清单化界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党委会决策或参与决策,也绝不是架空经理层,提请党委会研究讨论的事项,至少应把握四个方面的标准:是决策性的事项还是具体执行的事项;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等规定要求的必须经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还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赋予总经理职权范围内的问题;是带普遍性和倾向性的宏观问题事项,还是个别性的需要推动落实的事项;是涉及方针、政策、原则和政治性的问题事项,还是属于具体工作方法的问题事项。三是规范决策程序。明确“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完善党组织讨论决策的详细流程、结果输出及责任追溯机制。涉及“前置”事项,党委(党组)意见主要围绕: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企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建立决策报告、监督制度。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委(党组)成员应按党组织意见在董事会、经理层会议上发表意见,并向党委(党组)报告落实情况;对于董事会决策中存在不严谨、不科学,甚至不合规的现象,24现代国企研究MODERNSOERESEARCHApril,2021党组织要及时提醒、纠正,必要时向上级报告。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人用人相协调。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等规章制度,既保证党组织把关权,又保证董事会选聘权。党组织要在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进人员等方面把好关,保证人选政治品格、作风过硬、廉洁不出问题。可由党委(党组)书记兼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任。对公开选聘经营管理者可设计前期沟通、董事会审议选聘方案、公开选聘、考察谈话、提名委员会提名、党委党委会研究、董事会审议、上级组织同意、董事会发文聘任等关键环节。党的组织力与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相协调。企业党委(党组)通过严密的党组织体系抓关键作表率,抓主体争先锋,抓全员聚人心,汇聚企业发展强大合力,全力支持经理层落实董事会决策,二者的目的都是促进决策的有效落地,但需注意二者相协调。一要落实领导人员“对党忠诚、用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推动领导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成为带头执行的典范。二是通过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激励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三是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凝聚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支持经理层落实董事会决策。党组织协调各方监督力量与监事会监督相协调。监事会主要代表出资人对董事、经理层履职行为进行监督问责,党组织协调纪检监察监督、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等各方监督力量,更好地保证董事会科学决策、支持监事会有效监督、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并尊重监事会的独立监督。党组织要为监事会履职供资源条件,监事会成员通过列席党委(党组)会、董事会、年度工作会、职代会等会议,加强对企业的过程跟踪;党委(党组)要支持监事会,协调纪检监察、审计、职工民主监督等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联动配合。由党的纪律检察机关担任对外部监管主体的联络职能,对外部监管主体的监督任务、工作时间和监督资源进行统筹。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路径思考现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应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处理好国有企业中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的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不断规范党组织建设,推动党组织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引领和带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的治理制度企业党组织和公司治理作为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共存于一个企业中,必然存在运行方式的冲突。为了不让这两种制度的冲突压垮企业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促使这两种制度的融合就是必然的选择。虽然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已经执行“党建进公司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前置程序”等相关制度,但是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三重一大”事项的具体内涵等问题仍需要具体的制度规范进行明确,推动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一是明确党委(党组)、经营层、董事会的权力范围,以保证权责统一。例April,2021MODERNSOERESEARCH现代国企研究25聚焦Focus如,明确党委(党组)在决定重大项目上“该不该国有企业党组织肩负着引导与监督企业向正确的方干”的权力,明确经营层决定重大项目“怎么干”向发展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职责。党组织能的权力。二是合理划分治理职责,形成党委对企业够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参与企业文化建统一领导,重大经营决策由董事会负责,监事会依设,监督、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层平衡经济效益、民法监督,工会委员会或职代会积极听取职工意见建生效益与环境效益,避免出现不讲诚信、贪污腐议,经理层抓具体落实的“五位一体”治理格局。败、与民争利、破坏自然环境等影响企业形象的重(二)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大问题。从经济维度认识到党组织对企业管理的独特政(三)研究制定保障党委(党组)参与决策的治作用是推动党组织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的关键。国程序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党组织在战略制定、员工管坚持“决策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进一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的政治优势,并根据企业步规范决策规则和程序,细化议事规则和流程,根经营实际以制度规范的的形式将党组织发挥优势的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明确党委(党组)、董机制固化下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切事会、总经理等不同主体在对不同重大事项决策时实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发挥党组织核心的先后顺序、决策的成果形式等,以细化的规范保作用,在贯彻党的大政方针中把握企业发展机遇。障各治理主体的权力以及应尽的义务,避免执行出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现重大风险而无法追责的情况发生。一是建立党委党组织生活,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关键职务之义思想的学习和领悟,了解并贯彻落实党治国理政间的沟通机制,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的大政方针的内容和背后的市场逻辑,并在贯彻落的基础上,对企业敏感重大经营事项进行充分研究实“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把握企业布局讨论。二是规范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研究决策程序,新市场、开拓新业务、创新转型发展的机遇,提升明确动议发起、会前沟通、会上表达、会后报告等企业经营业绩。二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广环节的组织规则,根据工作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大党员和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职责权限与分工。例如,企业经营重大事项动议发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起人可以为外部董事、专业部门负责人等,会后工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为正确制作建议一般由经理层组织落实执行。三是规范异议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处置程序。当治理主体之间对企业重大经营事项产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能够保障国有企业党组织充生分歧时,应当启动缓议程序,经多次民主决策讨分了解并及时解决党员群众的意见和问题,使党组论形成改进工作建议。四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织工作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增商议程序。当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治理主强基层党员和普通群众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认同,促体由同一范围人员担任时,应当简化决策程序,避进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活企业发展活力。三是发免同一范围人员对同一事项重复研究。x挥党组织文化引领作用,助力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6现代国企研究MODERNSOERESEARCHApril,2021

篇八: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浅谈如何将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发布时间:2021-03-18T10:25:06.617Z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

  李明汝[导读]摘要:在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如何将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全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是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川能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610093摘要:在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如何将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全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是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近年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关键词:企业党建;公司治理;1通过制度保障和组织架构设置,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领导作用1.1要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的要求

  通过公司《章程》,明确规定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二是制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细化党委会具体议事范围、决策流程和议事标准,确保企业党委工作开展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在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中,从职能结构、部门结构、职权结构等不同维度,设置完善党建工作部门和岗位,明确企业党建工作的职责权限和范围,以匹配的组织战略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2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研究决策权限边界,落实国企决策的党委会前置程序

  就党委会前置程序而言,列入研究讨论的议题应限于“三重一大”范围,不能管得过宽过细。党委不应干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更不能以党委会代替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会议。

  对于“三重一大”事项的研究,党委会重点应该是判断议题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和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比如:对于重大项目投资,应重点判断其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相关要求,而非以后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对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重点研究其合法合规性,而非效率和效益性;研究讨论重要干部任免,应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流程,把好“德才兼备”关。

  为更好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研究决策权限边界,企业应通过研究制定《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等方式,或在公司《重大事项权限核决指引》中明确“三会”的边界,对需要进入党委会前置程序的具体事项加以明确。

  1.3充分发挥纪委作用,组织协同公司监事会、审计、风控等监管功能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国有企业纪委工作的首要职责。

  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纪委工作常常被虚化,而对于同样具有监督功能的监事会、审计、工会、风险管理与控制等部门,往往都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单打独斗”。由于企业监管机制缺乏系统性、联动性,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为从源头上和过程中防腐、反腐造成了很大障碍。

  要解决企业监管工作这种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效用不高的现状,应充分发挥纪委对公司监事会、审计、工会、风控等监督力量的组织协调功能,使各类监管互助互补,真正形成监管合力,筑起一条不能腐、不敢腐的监管高墙。1.4通过职代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衔接,提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性

  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党的领导下,职工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平台。在企业改革中,要用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有效平台,最终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作为国有企业,要遵循和维护法律法规赋予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下职代会制度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的有效衔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国家利益、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协调发展。1.5工会群团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助力企业员工成长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的优势,树立“党建+人才培养”的理念。企业工会和团委应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以训促赛,以赛促学。通过工会群团活动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有效融合,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适应改革转型期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

  打造企业文化,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将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制度之中,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制度形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委、董事会和主要管理者的决策作用,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体系,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

  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是国企党建在制度设计上的重大创新。对于改革转型期的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合适的、管用的企业党建之路,真正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推荐访问: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 融入 领导